|
|||||
|
|||||
在电站调试的世界里,每一位技术人员都是一颗默默发光的星,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点亮了岁月长河中的璀璨光芒。孙腊明,便是这样一位从1999年就踏入电站领域,见证了行业变迁与技术革新的资深技术人员。 老孙在这一岗位默默耕耘了二十五载,如今已到知命之年。年轻时,他就投身于我国多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与调试工作。那时,国内技术基础薄弱,困难重重,但老孙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钻研精神被彻底激发,他和团队整日整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先进的检测仪器匮乏,他们就用最原始的人工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测量、计算,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偏差;技术标准不完善,他们就通过不断地摸索实验,从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中总结经验,制定出贴合现场实际的调试方案。无论是复杂的线路铺设,还是大型设备的安装调试,老孙都冲在前面,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为电站的成功发电奠定基础。 在2007年云南云鹏项目那难忘的历程里,机组运行三个多月后经历小修,清扫出口电压互感器盘柜后再度并网发电,本以为会是平稳的新征程,却不想波澜乍起。运行人员察觉机组无功功率波动,老孙匆匆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测量机组电压波动,发出无功功率波动,到机组出口励磁用电压互感器柜检查,听声音,柜内有断断续续放电声音。依着经验与直觉,我判定是接地不良在作祟,果断建议将励磁系统调整为恒励磁电流调节方式,将该电压互感器小车退出运行,打开柜门将小车接地后,放电声音消失,通过手电检查下部,发现柜内与小车接地的滑动接触块掉落,由于小车轨道有油漆,这样小车轮与外壳有一定的绝缘,电压互感器尾部接地在小车上,当小车电压到一定值时就会击穿放电,电压降低又有绝缘,因此放电声音断断续续。由于断断续续接地放电引起互感器一次电压的变化,影响二次电压变化,最终引起励磁系统测量的变化,从而造成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波动。”老孙用他专业的技术名词认真回忆。 这看似微小的故障,却如蝴蝶振翅,引发连锁反应。每一个环节,都似紧密咬合的齿轮,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不仅是一次故障的解决,更是对技术与细节极致追求的考验,那些微小之处,往往藏着决定成败的关键密码。 2016年,在溧阳水电站首次开机时,更是展现出他高超的技术水准与冷静的判断能力,参与调试的同事回忆到。 当时调速器没有手动开机按钮,调试单位与厂家采取设置开度的方式,以开度调节模式开启机组。老孙则全神贯注地在机组监控盘前严密监视转速。眨眼间,机组转速疯狂飙升,全然没有交底时所说的分步上升并在各阶段停留的情形。老孙瞬间判断出调速器已失控,毫不犹豫地迅速按下事故停机按钮与紧急停机按钮。询问厂家得知开度设置仅为2%后,老孙心急如焚地指出,既然开度毫无变化,就必须减小或直接关闭,仅凭那异常的声音判断也应紧急停机,同时要求他们立刻核查开度变化情况。经数据查验确认开度确实毫无变动后,监理提出重新开展调速器无水试验,老孙却冷静思考后提议应优先检查开度测量环节。果不其然,一番细致入微的检查后发现开度变送器滑竿螺帽脱落,正是这一原因导致开机后变送器毫无变化,调速器因测量开度未达设定值而持续下达开导叶命令。 基于此次故障,老孙强烈建议后续安装过程中采用双螺帽并结合固定胶防止脱落的有效措施,以保障设备稳定运行,避免类似的惊险状况再次上演。经过一番精心修复与细致调整,调速器顺利运行,老孙为电站首台机组按时发电立下汗马功劳。 老孙在行业内多年的精研深耕,已然让他成为备受尊崇的前辈,其门下弟子众多,可谓桃李芬芳满天下。随着经验的积累与沉淀,老孙自觉肩负起培育新人、传承技艺的重大使命,主动挑起了培养电站安装调试领域后续人才的重担。冯鹏,便是老孙门下的众多才俊之一。 2004年,初入电站这个充满神秘与挑战的领域时,小冯就像一只初出茅庐的雏鸟,对周围的一切都满溢着好奇与探索的渴望。那一台台庞大而复杂的设备,纵横交错的线路,以及各种高深莫测的技术参数,既让他心驰神往,又使他在面对实际技术难题时,时常感到迷茫无措,仿若置身于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老孙将小冯的这些表现尽收眼底,内心满是焦急与关切。他深知,一颗好苗子若得不到恰当的引导与培育,很可能会错失成长的良机。于是,老孙凭借自己多年来对电站技术全方位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毅然决定从最基础、最根本的知识体系着手,为小冯精心打造、量身定制了一套全面且细致的培养计划。无论是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讲解,还是手把手的实践操作示范,老孙都倾尽全力,耐心地陪伴小冯在电站技术的学习之路上一步步摸索前行。 在一次电站的检修维护中,发现一台重要的变压器油温异常升高。小冯按照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了初步排查,但未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老孙就带着他重新梳理整个检修流程,从最基础的油温传感器检查,到冷却系统的每一个阀门、每一根管道,甚至是变压器内部的绕组连接情况。在检查过程中,老孙耐心的传授经验,如通过声音判断设备内部是否存在异常放电现象,用手触摸设备外壳感知微小的震动变化等。经过细致入微的排查,他们发现是由于一个隐蔽位置的冷却管道被杂质堵塞,导致散热不畅。这次经历让小冯深刻体会到,电站调试检修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细节的极致关注。 在老孙的悉心引领与倾囊相授下,小冯犹如一颗破土而出的春笋,在多次国内外水电站调试工作的滋养中,节节攀升,逐步蜕变。他在实践的沃土里深深扎根,汲取知识与经验的养分,如今已成长为技术领域的一棵苍松翠柏,成为行家里手,并跻身试验室领导班子之列,继续为公司在建电站的调试工作保驾护航,仿若一座灯塔,在技术攻坚的海洋里为团队指引方向。与此同时,零零后的小左也满怀热忱地加入了试验室团队,如初升的朝阳,带着蓬勃的朝气与无限的潜力,踏上了他的成长征程。小冯也在时光的雕琢中成为了经验丰富的“老冯”。 时光的笔触,勾勒出我在电站调试的“前半生”画卷,那些与电站调试检修相关的经历,如同一颗颗璀璨星辰,照亮了我职业生涯的轨迹。 初次跟随老孙,是2020年在新疆阿尔塔什水电站,听人说,他年轻时是数学状元,现在是项目公认的技术权威,一位将青春都奉献给电站调试检修事业的传奇人物。那时,我们面临着被誉为“新疆三峡”安装调试的艰巨任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初出茅庐的我对现场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调试感到迷茫。老孙就带着我,从最基础的电路图识读开始教起,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符号、每一条线路的作用。 在那次断路器调试任务里,因为设备出厂时未调试,而我经验尚有不足,调试前没先做闭锁调试检查,结果发生了断路器合闸线圈烧损的状况。老孙知晓后,领着我深入分析大量数据,把各组线路挨个排查,凭借他精湛专业的技术经验来找故障。经过两日的奋战,最终发现是端子排上有根线接错了地方,本应接在1的线接到了4,跳开了回路闭锁功能,使得合闸线圈长时间带电,进而烧毁。之后,我们更换了装置,重新设计接线位置,纠正了错误接线,还检查了所有间隔接线。 老孙后来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在工作中,我对所有接线回路检查不够严格,调试时故障信号也未仔细探究分析,控制回路的各种闭锁条件也没逐一实际测试。他强调,我们从事试验检测工作,务必要怀有强烈的责任心,前一工序遗留的问题倘若尚未解决,决然不可贸然推进下一工序,这样才能有效规避许多问题的滋生。如今,虽然我已转岗至管理岗位,然而老孙的这一番教诲却始终如影随形,时刻警醒着我,也是我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的,对技术心怀敬畏,不断在实践中积累和学习的谦逊与坚持。 老孙的“前半生”,是一部写满智慧、担当与传承的华章。在岁月的赛道上,老孙以其精湛技艺与深厚经验为薪火,倾囊相授;我们则心怀敬畏与热忱,如海绵吸水般承接知识的甘霖,这一过程,不仅是匠心的延续,更是使命的交接。前辈们将积累的技术宝藏无私开启,让新鲜血液得以在其基础上精研创新,一代又一代的技术人在传承中坚守岗位责任,使行业的技术灯塔长明不熄。 时至今日,老孙仿若一棵苍劲的青松,依然坚定地挺立在电站安装调试工作的前沿阵地。老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年轻一代树立起巍峨的榜样,引领着他们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漫漫征途中,将责任扛于肩头,将奉献融入血脉,让电站安装调试技术的光辉永远照亮能源事业前行的康庄大道。 |
|||||
【打印】
【关闭】
|
|||||
|